中國西藏網 > 文史

        雪域高原的透明與隱喻

        王立坤 發(fā)布時間:2018-08-13 10:19:00來源: 西藏日報

        西藏,應該是富于詩性的存在。蒼茫遼闊的高天厚土,內涵豐富的人文景觀,是孕育詩歌的最好“溫床”。陌上千禾這本《西藏,藍色的隱喻》,就是作者在西藏這片神奇的土地上,扎根于自身心靈花園和靈魂沃土所抒寫的誠意之作。

        機緣巧合,我得以與陌上千禾相識于網絡,對其人有一定了解。在我看來,作者陌上千禾透明直率、真我本色——“眼因流多淚水而愈益清明,心因飽經憂患而愈益溫厚”,在這本詩集中,作者用四輯一百多首詩歌,向讀者敞開心扉,展示了一個真性情的陌上千禾。

        在這些詩歌中,有相守的歡愉——“借著月光,印出兩個人的倒影”、有離別的悲傷——“一滴一滴地算距離,一秒一秒地算笑聲” 、有失去親人的痛苦——“有些痛,就像樹干斷了,根卻永遠還在”、有深沉的感恩——“誰會辜負菩薩的笑”……作者用女性詩人的細膩筆觸,獨特的視角,用詩作接通了心靈、生命、情感的出口,使得詩歌成為一種表達方式,成為一種生存方式,具有豐厚的精神內涵。

        本書名為《西藏,藍色的隱喻》,這個“隱喻”的內涵是什么呢?或許是“在西藏,遇見你就是遇見最好的自己”,或許是“西藏,我的第二個名字”。作者陌上千禾,對西藏有著復雜的情感:身體依然會有高原反應,但內心已把這里當作故鄉(xiāng)。對這片土地,有敬畏之心,保持著距離感。

        或許,最終所謂的“藍色的隱喻”,應該從作者詩作中幾個高頻詞語中找到答案:瞬間、永恒、別離、咫尺……這些詞語,是作者面對雪域高原,關于過去、未來、因緣、宿命的思考,思考之余,受到此地人生觀態(tài)度的影響,學會用樂觀態(tài)度,迎接人生摯愛。

        作者的高頻詞語還有“林芝”和“雨”。這兩個意象,多次出現(xiàn)。林芝是“西藏江南”,也是作者將青春奉獻的地方,作者稱林芝是“來了就不想家的地方”,是作者的心靈凈土和慰藉;雨,適合傾聽、適合流淚、適合表達難以言說的情感,雨,坦坦蕩蕩、明明白白,才會被作者如此偏愛,也像極了作者透明純粹的性格。

        “詩如其人”。作者的詩風,明白如話,詩句仿佛脫口而出,表達著“真、善、美”,唯美浪漫之中有著豐富的情感,用凝練的句式去表達她的生活感悟和生命態(tài)度。這樣帶著靈魂溫度的真誠詩歌,總會給讀者帶來心靈沖擊和情感共鳴。

        感恩這樣的閱讀體驗,作者用女性的溫婉堅強,獨自體驗著高原生存的殘酷與溫情,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。讓人欣慰的是,她對美的追求、對生活的真誠一直未變。這些心路歷程匯集到本書中,別有風景,回味無窮。

        (責編: 李文治)

        版權聲明:凡注明“來源:中國西藏網”或“中國西藏網文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歸高原(北京)文化傳播有限公司。任何媒體轉載、摘編、引用,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,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

        亚洲制服丝袜av一区二区三区,亚洲无码视频在线a,成人片无码中文字幕免费,亚洲无码91视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