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西藏網(wǎng) > 科技

        新方法利用光可使大尺寸物體懸浮及移動

        劉海英 發(fā)布時間:2019-03-21 09:34:00來源: 科技日報

         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研究人員18日在《自然·光子學》期刊線上版上發(fā)表論文稱,他們通過在物體表面創(chuàng)建特定的納米結構,設計出一種使用光即可使物體懸浮并推其移動的新方法。研究人員稱,這一理論方法將有很多實際用途,甚至可用于新一代光能驅動航天器的開發(fā)。

          光是操縱物質的有力工具。30多年前,光學鑷子的出現(xiàn)使科學家能夠用激光束的輻射壓力移動和操縱微小物體,被許多人認為是光學鑷子之父的亞瑟·阿什金也因在該領域的杰出貢獻而獲得了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。

          光學鑷子只能在小范圍內(nèi)操縱非常小的物體,對于大尺寸物體則無能為力。而加州理工學院設計的這一新方法,則可以用光束操縱小至微米級、大至米級的多種不同形狀和尺寸的物體,不僅可以使物體懸浮空中,還可推其循光束行進方向移動。

          該方法的關鍵是在物體表面創(chuàng)建特定的納米級結構。這種結構會與光相互作用,通過控制沿物體表面光散射的各向異性,實現(xiàn)對毫米級、厘米級甚至米級尺度物體的自穩(wěn)定光學操縱。物體在受到擾動時可以自行調整,產(chǎn)生恢復扭矩以使其保持在光束行進路線中。

          研究論文指出,這一新方法并不要求高度聚焦的激光束,也不會過分限制物體形狀、尺寸和材料組成,從理論上講具有多種實際用途,既可用于非接觸式晶圓的制造和組裝,也可用于輕型航天器的軌跡控制。

          論文作者之一、加州理工學院應用物理與材料科學系的哈里·阿特沃特稱,這種技術甚至可用于未來光能驅動航天器的開發(fā)。從理論上講,這樣的航天器不需要攜帶燃料,可利用納米級結構構建的激光推進光帆,通過激光加速,其速度甚至可接近光速。

        (責編: 郭爽)

        版權聲明:凡注明“來源:中國西藏網(wǎng)”或“中國西藏網(wǎng)文”的所有作品,版權歸高原(北京)文化傳播有限公司。任何媒體轉載、摘編、引用,須注明來源中國西藏網(wǎng)和署著作者名,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。

        亚洲制服丝袜av一区二区三区,亚洲无码视频在线a,成人片无码中文字幕免费,亚洲无码91视频